公告通知:
孙敏名医工作室
2020-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瘿病中医诊疗方案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节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古籍中成为瘿、瘿气、瘿瘤、影带等。相当于现代医学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等。孙敏主任医师作为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孙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烟台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学术带头人,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从事临床50余年,他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所凑,其气必虚”,辩证施治体系中,始终益气为主,并以理气解郁、化痰解郁、养血安神。孙教授认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就引起血脉瘀阻,痰、气、瘀三者合而为患。
一、诊断依据。
㈠中医诊断依据:根据《中医内科学》(七版)(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等诊疗指南
1、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临床特征,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初作可如樱桃或指头大小,一般生长缓慢,程度不一。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
2、多发于女性,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的病史。
3、早期多无明显的伴随症状,发生阴虚火旺的病机转换时,可见低热、多汗、心悸、突眼、手抖、多食易饥、面赤、脉数等表现。
㈡西医诊断依据:《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2008年)
1.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毒症。
2.体征:心率加快,甲状腺肿大(可伴血管杂音),手震颤,甲状腺相关眼病表现,胫前粘液性水肿或类杵状指等。
3.实验室检查: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和FT3)水平增加,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降低,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Ab)阳性,和/或摄131I率升高。
二、中医标准治疗方案
(一)肝气郁结
症状:颈前结块肿胀,分列左右,质软不痛,瘿肿逐渐增大如瓜果,胸闷憋气,善太息,或胸胁串痛。可随情志变化而波动。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名】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味。
【组成】柴胡15 g,香附15 g,郁金15 g。生牡蛎20 g,昆布25 g,海藻25 g,夏枯草25 g,当归15 g,白芍20 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二)肝火内盛
症状:除具有肝气郁结症状外,还可见心悸失眠,眼球突出,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颈部觉胀,胸闷,或兼胸胁窜痛,四肢颤抖,易饥善食,形体消瘦,舌暗红,苔黄,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平肝熄风 清泻肝火
【方名】龙胆泻肝汤加味。
(此方案因涉及多项专利,暂不便全部公开,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