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侯爱画传承工作室
临床医案58
刘某,女,90岁
2020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发现食管癌2月余。
病史:患者2020年4月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胃镜示:(1)食管肿块性质待查;(2)浅表性胃炎。 内镜病理示:(食道距门齿29~32 cm 处)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并癌变。因患者高龄,且基础病较多,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家属要求中医药治疗。
初诊时症见:吞咽不利,反酸烧心,胸背部隐痛,声音嘶哑,无呃逆、恶心呕吐,可进食软食,纳食不香,大便时干时稀,小便可,体重近期下降。舌暗红,苔白,脉细。
中医诊断:噎嗝 脾虚痰瘀互结证
西医诊断:食管恶性肿瘤
治则:健脾化痰,解瘀散结
处方:陈皮 9g 姜半夏 9g 南方红豆杉 5g 冬凌草 15g 酒萸肉 9g 地黄 9g 茯苓15g 麸炒白术 9g 黄芩 9g 红参片9g 炙甘草 6g 白及 15g 神曲 15g 炒僵蚕 9g 全蝎 3g 壁虎 2条 炒枳实 15g 猪苓15g 绞股蓝 18g 生姜 6g 牡丹皮 9g 泽泻6g 黄芪 30g 酒苁蓉 15g 瓜蒌 15g 女贞子 15g 丹参 15g 威灵仙 24g 水煎服,日1剂
2020.6.25 二诊:患者反酸稍减轻,余症状大致同前。予原方15剂继服。
2020.7.8 三诊:患者反酸减轻,胸背部疼痛略好转,自觉剑突下不适,偶有恶心呕吐,食欲欠佳,原方去威灵仙、壁虎、全蝎,加炒谷芽30g、炒麦芽30g、竹茹12g。
后患者每月前往侯教授门诊就诊。患者定期复诊,原方随证加减,待患者正气稍复,酌情增加解毒散结之品。随诊复查患者病灶稳定。
病案分析:在中医学中,食管癌属于“胃反”“噎膈”范畴。 “胃反”首见于《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对于噎膈,中医学最早分而论之。噎,指进食吞咽时梗咽不顺;膈是指饮食格拒不入,或食入即吐。 《景岳全书•噎膈》言:“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 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 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该患者患食管癌,为老年女性,形体偏胖,古人云“胖人多痰湿”,湿易碍脾,阻滞气机,运化失常,加重脾胃虚弱,气、血、痰、湿无以运化,痰瘀互结,故见吞咽不适,食道肿块,积久而成毒,结合舌脉辨为脾胃气虚,瘀毒内结证。侯教授认为老年食管癌病因病机不同于年轻人,侯教授在古代医家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理论认为老年食管癌的关键病机为“痰瘀毒结、因癌致虚”。方用白术、黄芪、红参健脾益气,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理气化痰,僵蚕、壁虎、全蝎解毒散结,女贞子、酒苁蓉滋补肝肾;威灵仙治癥瘕积聚、一切冷痈。 《中华本草》提到威灵仙具有治噎膈、消骨鲠的功效,说明其具有开通食管的作用,对控制肿瘤、缓解噎膈有效。后随证加减,该患者得益于中医药治疗,缓解了症状,获得了良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