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药学园地
巧服中药少苦口
分类:
中药煎服
作者:
2017/12/06 17:17
【摘要】:
口服中药汤剂比丸剂、膏剂、散剂、片剂等有吸收快、见效迅速的特点。但汤药苦口,难以下咽,所以有人在服汤药时加食糖减轻苦味。虽然这样可使汤药易服,但是药效却受到影响,甚至大为降低。那么,怎样才能让汤药苦味减少了不影响药效呢?
首先,中药熬好以后,将药汤凉一段时间。人口腔内的温度一般在36.2℃至37.4℃之间,此温度时味觉神经最灵敏。如所服汤药的温度与口腔温度一致,则汤药的苦味也就最明显。故服汤药时,最好待药液温度降至36℃以下时饮用,一般可掌握在20—30℃之间,此时饮服汤药苦味及异味最轻。
其次,饮服时,可迅速将药液咽下,减少汤药在口中的停留时间,也会使你觉得苦味大减。或少量多次服药,只要服药间隔时间不太长是不会影响药效的。
第三,改变喝药方式:用吸管吸饮中药,可使药汁与舌面的接触时间大大减少,因而可有效地避免药、舌接触引起的恶心、呕吐。服完中药后,要及时喝些温开水,既有助于胃肠对药物更好的吸收,又可清除口腔中残留的汤药。
上一篇:
服中药时的饮食宜忌
中药煎前最好不要冲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