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孙敏名医工作室
病案(65)
患者姓名:孙某某 性别:男 年龄:85岁
就诊日期:2020.04.16 初诊 发病节气:清明
主诉:反酸、嗳气1月。
现病史:患者1月前生气后出现反酸、嗳气,偶有疼痛,无胀闷,无前胸后背发凉,食物不畏寒热,口干,大便调,小便热灼黄,舌淡,舌苔燥黄,脉弦。
既往史:肾盂、输尿管结石术后。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舌淡暗,舌苔燥黄,脉弦
辅助检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胃底粘膜下隆起。
中医诊断:反酸
证候诊断:肝气犯胃
西医诊断:胃炎
治 法: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处 方:小柴胡汤合金铃子散加减
柴胡9g,黄芩9g,姜半夏9g,麦冬10g,川楝子10g,延胡索20g,合欢皮10g,海螵蛸20g,枳壳12g,厚朴6g,郁金10g,黄连6g,炒麦芽10g,莪术10g,薏苡仁10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心得体会:《寿世保元》:“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说明反酸与肝有关。木贼乘土,气机阻滞,升降失和,胃失和降而出现反酸、嗳气,小便热灼黄、苔燥黄为气郁化热之象。“治肝可以安胃”,老师用小柴胡汤或柴胡疏肝散疏肝平肝,金铃子散疏泄肝热、行气活血止痛,加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但要注意的是海螵蛸性涩便秘者慎用。老师临证用药会结合胃镜下表现,若粘膜以红相为主,考虑多有热象,常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若有糜烂出血,加白芨10g收敛止血,黄连、黄芩清热燥湿,生大黄祛瘀血,以通为补。黄煌老师亦善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合大剂量生地黄治疗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