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孙敏名医工作室
病案(76)
四妙散加减治疗消渴病湿热内蕴证
董某,男,66 岁。初诊: 2019 年 9 月 11 日。
患者形体肥胖,于5年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于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葡萄糖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8.3%,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Bid,效不显,患者未控制饮食。小便湿浊而频数, 口干口苦, 食少饮多, 头晕乏力, 便干如羊矢。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刻下尿糖( + + + + ) 。空腹血糖8.8mmol/l,早餐后血糖15.2mmol/l.
中医诊断:消渴病(湿热内蕴)
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
辨证: 证属湿热中阻。治则: 治当清热利湿。方药:
黄柏12g,苍术12g,滑石15g,薏苡仁30g,白术20g,石膏30g,知母15g,花粉15g,丹参30g赤芍12g,丹皮10g,牛膝10g。
6剂,水煎400ml,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嘱患者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定时定量进餐,畅情志,适劳逸。
二甲双胍缓释片改为早0.5晚1.0,拜糖平50mg,Tid于第一口饭嚼服。
复诊,药后小便频数减少, 大便畅通。余症仍存, 苔黄腻稍化薄,脉弦滑。依法制方,效不更方,继治 1个月余,小便正常,尿糖( - ) ,余症随减。
孙敏主任认为:现代中医对于 2 型糖尿病证候的认识,是
按照病证结合思路开展的研究,就症状表现而言, 本例患者年老体衰, 确诊糖尿病 5 年, 未规律用药或治疗, 血糖控制不佳, “三多”症状明显,并发症情况不详。四诊情况: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提示证属湿热壅盛之证无疑。至于
症见,须结合三焦生理功能失常理解, 其中湿热中阻,胆胃不和, 胃气上逆兼带胆汁上逆而病口干口苦; 湿注下焦则小便浑浊, 化热则见小溲频数; 湿热上移,伤津耗液, 在肺则口干多饮, 在肠道则见便干; 患病日久,湿热蕴结脾胃, 火盛气衰, 胃气不降,脾虚少纳,更化湿生热, 造成气化失常, 先有营气不化血,继而血不充精, 不但血糖过高, 且头晕乏力。总而言之, 患病日久, 脾气虚弱, 运化失职, 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 精气血液不能并行, 则聚而为湿化热,为患三焦。传统治疗湿热之法, 不外健脾运湿,芳香化湿, 苦寒( 温) 燥湿、淡渗利湿, 攻下逐湿
等。黄柏为君,祛下焦湿热,臣以苍术、滑石、薏苡仁、白术健脾燥湿、利湿,佐以石膏、知母、花粉泄热生津,丹参、赤芍、丹皮活血化瘀,使以牛膝引血下行,虽前后将近 2个月才取得效果,但关注整体调理治病, 而不是着重于降糖, 仍不失为得法之案,值得借鉴。目前湿热证候普遍存在于糖
尿病各阶段,湿热尤其见于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我辈中医若要实践辨证论治精神, 临床必然依据证候事实, 若一味胶柱鼓瑟, 不能灵活应用西药,只能陷入治糖不治病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