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科室介绍
(一)科室概况
中药工作在2015年之前一直由药剂科统一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医院于2015年3月将临床药学室从药剂科独立出来,药剂科下设中药部和西药部。2018年11月,药剂科分为中药部、西药部、临床药学科三个独立科室。
中药部下设门诊中药房、病房中药房、煎药室、制剂室、临方加工室、炮制室、中药库、中药配方颗粒药房等部门,是医院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使用、管理的重要部门。是山东省第一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示范基地”,烟台市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6年,我院入选山东省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2019年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验收,2021年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第二批中药炮制基地验收。
中药部现有人员6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中药专业人才济济,共有中药专业技术人员3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及以下职称7人。现有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三批指导老师2名,继承人(中药类)7名;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2名;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山东省富民兴鲁荣誉称号获得者1名。
科室药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技能比赛,获得个人和团体荣誉多项。2015年,马洁德、杨晓日、李咏梅参加烟台市医疗机构中药传统技能竞赛,获得烟台市团体一等奖;马洁德、杨晓日获得个人一等奖,分别被烟台市总工会授予“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和“烟台市三八红旗手”、“烟台市直卫生计生系统女职工岗位建功立业标兵”;李咏梅获得个人三等奖。2015年,马洁德、杨晓日作为成员代表烟台市参加山东省医疗机构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杨晓日获得个人优秀奖;马洁德获得个人特等奖,并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022年,顾家珲、单小龙、李雪参加全市药膳大赛,分别取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优异成绩;随后顾家珲作为三名成员之一代表烟台市参加全省大赛,荣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三等奖。
(二)科室特色
科室建立健全了中药饮片采购、验收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创新中药饮片管理模式,定期第三方质量监控,在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饮片质量检查中,多次名列前茅。科室中医药优势特色突出,中药服务能力强,成绩显著。自1963年起,科室先后陆续开展了蜜丸、水丸、软膏、胶囊、膏药等剂型的加工。尽管遇到种种困难,药剂科努力坚持保留了中药特色项目,如水丸、蜜丸、散剂、外用膏等,较好的传承了中医药文化,满足了患者的多样化需求。随着医院的发展及患者的认可,这些项目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10年,医院改建成立了煎膏室,开展中药膏滋(膏方)加工项目。根据临床及患者的需求,2016年开展了四季膏方,它的出现不仅填补了我院夏季无膏的空白,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我院膏方在胶东的龙头地位,也为医院带来了丰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解决了不能使用胶类的糖尿病患者吃膏方的难题,改进了加粉膏方的操作规程,解决了此类膏易糊锅底的难题。为了更方便患者,启用了膏剂包装机,解决了膏方易于霉变及携带方便的问题。2019年12月,山东省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我院进行了质量控制检查,专家通过查看现场、查阅文件、人员访谈等形式进行了细致严格的检查,我院中医膏方考核情况在全省排名第二,考核等级优秀。
2013年,开展了创新项目---药茶。随着患者的接受及需求,2014年,药茶转向全院推广。药茶从无到有,从一个科室的试用发展到全面推广,从2013年的500多付,到2022年的近5万付。现如今我院药茶已成为山东省内的领先项目,并分别在2017年的全国中药传承基地培训会议上和2018年的滨州市中医药学会专业委员会上应邀做了有关药茶的专题报告。
上一页
无
下一页

特色项目


科室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