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科室介绍
(一)科室概况
烟台市中医医院扶正堂开发区部成立于2019年,是医院下设的特色中医门诊部之一。科室发展至今,已成为开发区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医门诊,年门诊量达3万人次。
现有医师团队9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2人,医学硕士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科室涵盖了内、外、妇、儿、针推、正脊等多个专业。科室采用“三结合”诊疗方案,即内外结合、中西结合、针药结合多途径综合治疗各类疾病。科室内配有50张治疗床、全自动无烟智能艾灸床、子午流注仪、6805-B型电针仪、6805-D型电针仪、998-A电脑中频治疗仪、BA-HWL电脑恒温蜡疗仪、CQ-29型TDP神灯等大批针灸、理疗器材,满足了临床业务的需要。
科室始终秉承“中医优势、中西医并重”的发展方向,结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发扬中医“治未病”的优势,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的特色诊疗有:
1、旋转复位:以付希满院长独特的拉压、旋转复位手法为主,结合针灸、推拿、理疗及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诸症,疗效显著,优势突出。擅长运用整脊疗法治疗各种脊椎病变,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甚至有立竿见影之功。创立了 “拉压旋转整脊复位疗法”,推广和拓展了“功法推拿”,使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手法医术,在医学领域独树一帜,是国内外治疗颈腰椎疾病的著名专家,曾多次为国家及省市多位领导进行保健服务。
2、中医特色外治疗法:(针推团队)
①针刺:毫针、电针、耳针、火针、浮针、腕踝针、温针、平衡针、梅花针、滞针、揿针;
②推拿:美式整脊、成人推拿、成人保健推拿、小儿推拿、小儿保健推拿;
③艾灸:督灸、脐灸、温针灸、热敏灸、隔姜灸、艾炷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火龙灸、十字灸、八髎灸;
④拔罐:闪罐、走罐、药罐、留罐、刺络拔罐;
⑤针刀、刮痧、理疗、蜡疗、耳穴压豆、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自血疗法等多种特色疗法。
中医特色疗法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各科病种。擅长采用特色针法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神经衰弱、震颤麻痹、各种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炎后遗症等);针刺综合疗法治疗周围神经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耳鸣耳聋、多发性神经病、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各种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退行性变、半月板损伤、跟骨骨刺等;针刺针刀配合艾灸治疗各种软组织痹痛,如肩袖损伤、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筋膜炎、腱鞘炎、滑囊炎、关节积液等。特色外治疗法在肥胖症、亚健康、抑郁症、焦虑症等方面也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其中,科室特色项目“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支气管炎、鼻炎、咽炎、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及亚健康状态;针灸、推拿、点穴、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肥胖症;刺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均取得很好的疗效。
3、肿瘤治疗:客座专家侯爱画院副长,主任医师,山东省名老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全身各系统肿瘤及消化系统疾病疑难病临床研究20余年,创造了中西医结合平衡脏腑、免疫转化、围攻消散,综合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及中医药减毒增效、无痛苦化疗的综合治疗法,擅长治疗肺癌、肝胆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食管癌、淋巴瘤、脑瘤、膀胱癌、等各类肿瘤顽疾,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4、中医儿科:客座专家韩峰副院长,主任医师,山东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及中医药文化研究,临床经验擅长以化痰逐瘀法治疗小儿肺炎、健脾补肺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健脾疏肝法治疗小儿抽动症,研发各类膏方等中药剂型应用临床,重视中医经典应用,重视综合运用中西医及中医外治等多种诊疗手段,重视中医药文化挖掘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
5、中医肺病:客座专家杨华主任医师,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慢阻肺、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内结节、肺癌、支气管扩张、迁延性肺炎、重症肺炎、顽固性气胸、间质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系统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擅用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体质调理。
6、中医肾病:客座专家余海源主任,山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系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结石,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痛风及尿酸性肾病,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皮肤病,失眠,头痛眩晕,腰腿疼痛,阳萎早泄,前列腺炎,等等内科杂病,都有较好疗效。
7、中医治未病:连清主任医师,山东省名中医,擅长针灸中药相结合治疗失眠、抑郁症、颈肩腰腿痛、中风后遗症、面瘫、头痛、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病,以及调理体质、肥胖、面斑、调理亚健康状态等。
8、中医外科:邹桂成,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外科疾病,胆结石、疮疡、皮肤病、结节、乳腺类疾病。
9、中医内科;王海燕,主治医师,擅长内科杂症:内科常见疾病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等内科疾病。
科室积极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义诊,多次参加市政协、科协、卫健委及医院组织的义诊及社区、学校科普讲座活动,每年接待患者1000余人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美誉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科室诊疗特色
科室俱备常规门诊的中医诊疗项目,且在以下方面独具特色,一是疾病方面,如颈肩腰腿疼、肝胆疾病、男女不孕不育、心脑血管疾病、失眠、抑郁症、皮肤病类等;二是特色疗法,特色疗法治疗疾病总结为痹、瘫、痛、顽疾。如旋转复位治疗颈椎病腰椎病、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以及面瘫、刺络解毒治疗带状疱疹、线香灸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循经诊疗治疗皮肤类疾病、自血疗法治疗过敏性皮肤疾病及过敏性哮喘、冬病夏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以及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同时科室以治未病为宗旨,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如督灸、脐灸、保健推拿、治病防病,
1、痹症
中医痹病涵盖范围包括现代的风湿类疾病和骨关节疾病即常说的颈肩腰腿痛。
中医痹病根据病因可分为行痹(风)、着痹(湿)、痛痹(寒)、热痹(火),根据病位可分为颈痹(颈椎病)、腰痹(腰椎病)、肩痹(肩周病)、膝痹(膝关节病)肌痹(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筋痹(筋膜炎、腱鞘炎,滑囊炎)等。
临床常见的痹病多见于颈肩腰腿痛,指以肩颈部、腰部和腿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伤科病症。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指山该病与肾虚、风邪入侵有密切关系。镜检腰腿痛多因扭闪外伤、慢性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所致。针刀治疗痹证类病有很好的疗效,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其适应症主要是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病变,适于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等痹证类病。
科室以付希满院长独特的拉压、旋转复位手法为主,结合针灸、推拿、理疗、针刀及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治疗颈肩腰腿痛诸症,疗效显著,优势突出。
2、瘫症
①偏瘫:即中风后遗症,多为脑出血或脑梗塞后留有的一侧肢体功能减退或者消失为主症的疾病,多因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的中枢神经病变,中医认为多由于肝阳上亢、痰蒙清窍、气虚血瘀、脉络受阻等病因导致的肌肉迟缓不收,肢体功能下降。
该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尽早介入治疗,配合针灸推拿康复等综合疗法,尽快恢复肢体功能,减少疾病的后遗症的发生。科室根据病人具体发病原因,采用稳定内环境的中草药,加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的中医特色外治法,有针对的治疗,收到满意疗效。
②面瘫,是以口角向一侧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为主症的病证,乃因脉络空虚,外感风邪,经气阻滞,面部筋脉,失于濡养,肌肉迟缓不收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最常见于贝尔麻痹。诱发因素可为受凉、过劳、病毒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病侧面部肌肉松弛、发凉、麻木,眼睑不能闭合,流泪,刷牙漱口漏水,塞食,或伴有耳后疼痛、味觉减退、耳鸣或听觉过敏等。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口服中药、推拿、艾灸、拔罐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面瘫病早期应及时采用针灸治疗,可控制病情的发展,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面瘫患者应注意用温水洗脸,外出戴口罩,避免冷风刺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引起病情反复。
3、痛症
①带状疱疹(蛇串疮)及后遗神经痛
蛇串疮是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伴有剧烈烧灼样疼痛的病症。多是感受风火或湿毒之邪,或情志、饮食、起居失调等因素致风火、湿毒之邪郁于肝胆,经络瘀阻,气血凝滞于肌肤之表而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其病症特点为:疱疹与疼痛。对症治疗,尽早祛除病邪多为当务之急。
科室采用特色外治法:刺络解毒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病程,疗效显著。急性期配以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顽固性疼痛配以中药外敷,治疗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为原则。刺络解毒法采用局部刺血拔罐将湿热、瘀毒随瘀血排出,达到清热泻火解毒邪使疱疹疼痛随瘀血的排出而消退,即邪去正安之效。现代研究表明痛证与经络气血瘀滞有关,刺血可通过疏通经脉中凝滞的气血达到止痛的目的,祛瘀生新,且能改善障碍,清除病理产物,促进局部生理生化的良性改变。
带状疱疹为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神经,而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发病的位置不仅仅在背根神经节,病毒可能扩散到交感神经,疱疹虽然消退,局部皮肤仍有不适感,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等,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从而使患者寝室难安,备受折磨,现代医学尚无可靠的药物和治疗方法,科室采用刺络解毒、围刺、火针、绵火灸、中药灰疗等方法,可以迅速缓解疼痛,达到治愈的目的。治疗期间应保持病变部位皮肤干燥整洁,忌食辛辣、海鲜、羊肉、葱姜蒜等刺激性食物。
②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也被称为“脸痛”,容易与牙痛混淆。是一种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中医认为该病多由外感风寒之邪,寻经上犯颠顶清窍;或精神因素内扰,如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火热风动,风火夹痰上扰致清阳不得舒展,诸邪气,风、火、痰湿、血客于经络,痰阻血淤,气滞血凝,阻遏经络,导致“不通则痛”。
科室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选取祛风泻火祛湿活血通络的外治之法,将毫针合谷刺、线香灸有机结合,取得满意疗效。该病注意事项:避免食用坚硬食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食品以清淡为宜。吃饭漱口,说话,刷牙,洗脸动作宜轻柔。以免诱发板机点而引起三叉神经痛。头、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③颈肩腰腿痛治疗同痹症
4、顽疾
①针刺中药结合治疗不寐、郁证
不寐、郁证是现代医学所指的失眠、抑郁症。近年来,受生活节奏加快及工作学习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失眠和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失眠抑郁已经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并且在社会中逐渐蔓延。
针对失眠抑郁治疗的顽固性以及西药治疗副作用比较大的现象,科室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症、头疼、耳聋耳鸣等精神疾病有了新突破。通过传统针刺疗法疏肝益肾健脾,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安神定志,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物节律,提高细胞活力的作用,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神经细胞因能量消耗而产生的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层的病态兴奋性,改善睡眠质量,从根本上治疗失眠抑郁,达到标本兼治。
②冬病夏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观点,炎夏为阳,阳盛则腠理开,气血运行旺盛,这时药物能直达脏腑,发挥最佳药理作用,达到补益阳气,驱散体内寒邪的效果。
“冬病夏治”贴敷疗法的治疗范围很广: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咽炎、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免疫功能低下、亚健康等。
③循经辨证法治疗皮肤类疾病(神经性皮炎、湿疹、荨麻疹)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辨证是通过相应经脉的循行、部位或相关穴位进行侦察,将侦察发现的异常经脉、部位、穴位与主症及其证候结构相对接,从而获取一些关于疾病的信息,为进一步的病因病机分析奠定基础,最终有针对性的指导疾病治疗。
皮肤病虽然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其造成的皮损不仅影响美观,且瘙痒难耐,皮肤瘙痒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过度搔抓会致使皮肤病加剧,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缺乏根治性手段,仅限于止痒对症处理,常用的药物以激素为主,但副作用多,有药物依赖,停药后症状易复发。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皮肤病有较高的治愈率,且复发率普遍较低,总体来说治疗效果显著。
循经辨证法是指通过皮疹分布区域,结合季节及发病特点辨证定位,准确的应用中医外治法给予治疗,该法是外治法治疗皮肤病的一个契机。经络辨证的目的在于辨别皮肤病属何经络,也就能认清其属何脏腑失调,在治疗时,有针对地调整病变经络与脏腑,能达到迅速取效的目的。不同的经络具有不同的生理特点,其发生皮肤病证就具有自身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在选择外治法治疗皮肤疾病时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而在选择外治法时并不局限在梅花针扣刺、刮痧、刺络放血,而是在以经络辨证的同时,要从患者全身正邪变化以及病变经络考虑发病机理,选择合适的外治法。
5、治未病
①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调理亚健康状态
督灸,又称“长蛇灸”,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将陈年蕲艾和多种名贵中药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医外治法基础上创立的主要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一项新技术。
在传统中医经络理论中,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与任脉、冲脉三者同起于胞中,督脉行于腰背部,任、冲脉行于腹胸部;诸阴经通过经别的联系合于阳经;因此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素问•调经论》中记载:“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焠针药熨。”
大量医学试验证明,督灸可通过降低HLA-B27基因的异常表达,升高丘脑内的β-内啡肽的含量,增强NK细胞的活性,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应的炎性(ESR、CRP)、免疫(Ig、C3)指标,使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3%,明显缓解率达到64.3%。督灸还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效的预防疾病。因此,督灸对于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有特殊疗效。还可以明显改善寒性或虚寒性、虚性体质人的身体不适症状,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②成人小儿保健推拿
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对新产妇乳汁排出不畅而致的乳房胀痛,可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使肿胀消除,乳流通畅。
小儿推拿,通过穴位推拿,达到扶正祛邪,调整小儿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防病、治病的目的。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腹痛、呕吐、厌食、便秘、腹胀、脱肛),呼吸系统疾病(发热、咳喘、支气管肺炎、风寒感冒),小儿杂病(肌性斜颈、夜啼、遗尿、抽动秽语综合症、面瘫、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提高小儿免疫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小儿保健推拿,包括安神保健、健脾和胃保健、健脾保肺推拿、益智保健推拿、眼保健推拿以及小儿病后调养推拿等,适用于病后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儿。
③中药外敷
该疗法绿色、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广为患者所接受。
主要包括:(1)脐疗(中药敷脐)将药物敷于脐部并加以艾灸以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有效治疗腹泻、呕吐、厌食、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2)中药敷背是指将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之中药敷于背部以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3)温脾敷脐散,对虚寒性胃寒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脾胃病有极好的作用,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无痛苦、简便安全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欢迎
④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综合减肥
针灸、推拿、穴位埋线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的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由此提高脂肪循环,产生热量,使积存的脂肪消耗掉,进而调整、完善、改善人体自身平衡。
针灸、推拿、点穴、拔罐减肥是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的经络腧穴为施术部位,施以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胃肠的蠕动,减少肠道吸收,从而使病人的饥饿感降低,减少饮食摄入量,使消耗大于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同时针刺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避免饮食下降导致的机体生理功能低下而引起的身体虚弱。针灸推拿减肥是一种安全有效,花时间少,无副作用,不易反弹,效果巩固的疗法,患者容易接受,深受欢迎。
注意事项:每日一次,十天为一小疗程,三十天一大疗程。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科学膳食,减少高脂肪食物,不进夜宵,适度运动。对于工作繁忙的患者,可以选择穴位埋线减肥,穴位埋线疗法是改良式针灸,是用特制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将人体可吸收的载体羊肠线(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植入相应的穴位,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埋线一次相当于针刺十次或数十次,疗效持久巩固,省时方便。此法10天埋线1次,免除了肥胖患者每天“针”一次的麻烦和痛苦。
埋线疗法也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适应症:失眠、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痛经、尿频、遗尿、单纯性肥胖、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上一页
无
下一页

特色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