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科室介绍
(一)科室概况
内分泌科成立于1993年。是烟台市市级重点专科,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内分泌科集群成员单位,烟台市内分泌代谢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同时内分泌科承担着烟台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工作,定期开展中西医结合干预及治疗内分泌疾病的继续教育项目,加强了烟台市各县区内分泌专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了烟台地区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疾病的水平。
现有医师团队10人,护理团队1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医学硕士6人。科室现开放床位31张,科内涵盖了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及代谢类疾病等多个亚学科专业。科室内配有动态血糖仪、胰岛素泵、TDP神灯、心电监护仪等,可以满足临床工作开展的各种需要。
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内分泌疾病,包括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各种疾病(痤疮、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及肥胖症等。科内可开展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强化控制血糖、动态血糖仪实时监控血糖。
2006年2月9日,我科组建了烟台市首家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俱乐部,于每月9日定期组织开展医疗咨询、科普知识讲座、康复经验交流、文化娱乐、体能锻炼、免费检测等有益于康复的一系列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深刻的反响,目前已发展会员1000多人。
内分泌科治疗理念是注重病患的精细化管理。根据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个体体质、罹患疾病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调护方案。着眼于疾病,更重视个体的综合调护。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改善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特色疗法,如:体质辨识、剂型选择、中医外治法等。
三个亚专科
一、糖尿病亚专科
科室目前拥有美敦力胰岛素泵4台,动态血糖监测仪1台,实行闭环血糖管理,平稳降糖,缩短了住院时间;在1型糖尿病、部分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糖尿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提供专业的治疗指导及胰岛素泵的咨询服务;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并指导胰岛素的合理应用,以达到早期逆转缓解糖尿病的目的;设立糖尿病教育中心,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指导合理饮食和运动;成功救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运用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频脉冲、中药直肠滴入等,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综合治疗,采用中药换药、熏洗等多种手段,减少致残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二、甲状腺疾病亚专科
开展甲状腺结节的分级诊疗;对甲状腺低分化癌患者进行中医干预及随访;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甲功动态观察及中药治疗;对妊娠甲状腺疾病患者指导及随访,改善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三、肥胖及代谢类疾病
运用CT进行体脂分析及监测,开具饮食及运动处方,运动中医体质辨识综合干预,指导患者合理减轻体重,达到改善代谢类疾病,逆转早期糖尿病的目的。运用骨密度监测仪,对骨质疏松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四个诊疗特色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塌渍法
糖尿病病史多年后,因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多有双下肢怕凉或见局部灼热,疼痛,渐至麻木、疼痛、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肌电图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的常,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病变,如感染或药物因素导致的多发性神经根炎,表明已经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在治疗上,我科除了在控糖、降压、调脂、营养神经、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基础上,配合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麻木喜温怕凉者:糖痹汤1号+毛冬青60克苏木30克侧柏叶15克红花30克桑枝15克白芷15克;双下肢麻木烧烁感喜凉者:糖痹汤2号+毛冬青60克苏木30克侧柏叶15克红花30克桑枝15克白芷15克,15天一疗程,一般1-3疗程患者可有明显改善。
2.糖尿病足病外治法-通脉生肌油
通脉生肌油纯中药熬制,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生肌敛创,对于糖尿病足病1-3级,创面久不愈合,配合降糖、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可改善溃疡局部的微环境、微循环,祛除腐肉组织,促进溃疡面肉芽组织、上皮组织生长,加快溃疡面的愈合且使用安全、方便,临床使用10余年,收到患者一致好评。
3.甲亢的中医辨证论治
甲亢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运用中药辨证论治可缩短甲亢治愈时间,减少甲亢引起肝功受损及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在甲亢的不同阶段,根据辨证,我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路。本病的治疗,应从肝经入手,初期疏肝为主,兼顾化痰消瘿,佐以泻火,中期平肝为主,兼顾清热凉血,佐以养阴,后期以滋肝为主,兼顾双补气阴,佐清余热.甲亢好转后,甲亢突眼治疗较为困难,我科运用中药熏洗配合中药内服(熟地30g,当归15g,枸杞15g,羌活1.5g,泽泻5g水煎服日一剂,连服3-6个月,)治疗甲亢突眼,改善患者外观,避免激素冲击治疗的痛苦。
4.肥胖病的中医特色治疗
根据肥胖病体质辨识,辨证使用中药内服,配合耳穴、穴位埋线、减肥药茶、代餐粉等多种手段,开具饮食处方、运动处方,使患者达到科学减重,不反弹的目的。我科自制减肥1号方,适应于脾虚湿阻型,减肥2号方,适合于胃热湿阻型。临床使用,携带服用方便,极大的减少了口服中药难以持久的特点,深受广大肥胖人士的喜爱。穴位埋线取穴:天枢、中脘、丰隆、水分、大横、带脉、阿是穴(脂肪肥厚处),10天一次,3次为一疗程。肥胖病患者体内湿邪多,在治疗上,多使用祛湿的药物,如茯苓、薏苡仁、冬瓜皮等。注意调理脾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脾升胃健,则饮食水谷及时得以利用,不能转变为膏脂。
上一页
无
下一页

特色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