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科室介绍
(一)科室概况
烟台市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是山东省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中医血液学专科之一,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血液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有医护人员近二十人,医疗人员皆为硕士研究生毕业,师承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唐由君教授、徐瑞荣等教授。科室现开放床位12张,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开展了骨髓活检病理、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和流式细胞术(FCM)及基因芯片、二代测序诊断等技术。可从骨髓细胞形态学、分子表型、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等角度,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MICMC分型,达到国内先进诊断水平,可满足临床工作开展的各种需要。
(二)科室特色
血液病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淋巴瘤、骨髓瘤、再生在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是我科的优势病种。其中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的治疗中,在化疗后期或在缓解期,坚持以中药扶正固本为主,提高免疫力,清除残留瘤细胞,在预防复发、延长带瘤生存方面获得很好的疗效。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中以中药补肾益髓生血制剂,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增殖,能明显提高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减少输血,使大多数病人得以长期缓解,甚至彻底治愈。溶血性贫血、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运用中药治疗可减少激素的用药时间,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获得血象的长期稳定,疗效显著。在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增殖性疾病中,以中药化痰软坚、活血散结,可预防血栓事件发生、控制脾大,减少各种毒副作用,疗效可靠持久。
专病门诊:
一、淋巴瘤、骨髓瘤门诊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我科总结根据多年经验,总结“痰、瘀、虚”为淋巴瘤的病理因素,以“扶正祛邪”为依据,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在疾病初期,运用化痰祛瘀散结中药治疗淋巴瘤,不仅单独应用有效,也可与放化疗同用,以产生协同作用,并减轻其毒副反应,调节体质。治疗结束后运用中补气健脾的中药进行调理,预防淋巴瘤的复发。
多发性骨髓瘤以骨痛、肾损害、贫血为主要表现,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溶骨性破坏;又因血清中出现大量的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中出现本周氏蛋白,导致肾功能损害,造成贫血、免疫功能异常。在早期,以西医化疗为主,中药以扶正固本为辅;在化疗后期或在缓解期,坚持以中药扶正固本为主,以提高免疫力,清除残留瘤细胞。结合古今血证治疗经验,融汇中医“培元固本、填精生髓、祛邪抗癌”的思想,配制具有本科特色的专用药物,临床效果显著。骨髓瘤在发病早期或治疗过程中也可出现肢体麻木,配合中药外洗 ,可明显改善或者肢体麻木症状。
三、贫血
贫血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见细象等,中医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而“虚劳”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所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临床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贫血性疾病。“诸血皆属于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之源头在于肾,……精气充足,百脉和畅”。我科以健脾补肾为基础治疗贫血,临床疗效显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治疗原则为补肾生髓,以补肾为主,补气为辅,补阳为主,滋阴为辅。患病初期如果有明显出血和发热,可以服用一些滋润的药物进行减轻症状,等症状减轻之后可以服用一些补肾补血的药物,来加速造血功能的恢复。联合或不联合环孢素都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输血。
中医诊疗特色
一、中医外治疗法:
血液病科室开展多种中医外治疗法---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封包治疗、耳穴压豆、放血疗法、中药离子导入、埋针治疗、隔物灸法、中药足浴、脐疗、药枕、特色针灸、刺络拔罐、刮痧、蜡疗等。穴位贴敷是血液科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例如升板贴,扶正生髓贴,交泰贴等等,可补肝肾、益精血、养心神,对于血小板减少、贫血、失眠等疾病有治疗作用。中药足浴以通络中药为主组成,能明显改善疾病导致或治疗相关神经症状,减轻病人痛苦。
二、多剂型在血液病的优势
我们中药使用方面,有“汤、膏、丸、茶”等不同剂型。在病情较急需要止血或大补元气时应用中药汤剂治疗;需要长期进补的慢性虚证,例如慢性贫血等,给予膏方进行调补;患者体质好转,但仍存在慢性疾病或虚弱性病症的调理,可采用丸剂的长期或间断应用,进行治疗的巩固;患者病症不明显,或病情明显缓解,或预防保健等,我们也可将具有治疗作用且口感良好的中药加工成药茶,方便冲服。故我们将“汤、膏、丸、茶”结合应用 ,既保证了临床疗效,又提高了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
上一页
无
下一页

特色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