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临床医案92
尹某,女,68。乳癌,肝郁脾虚。
患者5年前行左乳根治术,化疗后一直口服来曲唑行内分泌治疗。近半年自觉额心烦易怒,纳眠差来诊。
2021-6-8初诊症见:神志清,精神可,胸闷,气短,心烦易怒,不思饮食,眠差,大便稀,不成形,脉弦,舌淡红苔白腻。此系日久体虚,长期服用内分泌治疗药物,肝失疏泄,情志失调,肝病及脾。治拟疏肝解郁,健脾祛湿。 处方如下:
全蝎3 预知子10 蒲公英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5 郁金10 光慈姑6
北柴胡10 淫羊藿12 炙甘草5 熟地黄12
陈皮10 姜半夏9 荷叶9 路路通9
绞股蓝15 红参片8 独活10 桑寄生10
黄柏6 知母3 浮小麦30 黄芪30
7付 水煎,日一剂。
2021-6-15二诊症见:神志清,精神可,胸闷较前减轻,心烦易怒较前缓解,纳眠改善,大便稀,脉弦,舌淡红苔白腻。原方略加减,继服。
全蝎3 预知子10 蒲公英15 白术15
茯苓15 防风15 郁金10 光慈姑6
北柴胡10 淫羊藿10 炙甘草5 熟地黄15
陈皮10 姜半夏9 荷叶9 路路通9
绞股蓝15 红参片9 独活10 桑寄生10
黄柏6 知母3 浮小麦30 黄芪30
7付 水煎,日一剂。
按:中医治疗乳腺癌,应遵循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所采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阶段以及患者病后的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再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乳腺癌的证候归结为三类,一类为肝经证候:肝气郁滞、肝热、瘀血阻滞、肝阳上亢、肝阴虚、肝血虚;一类为脾胃证候:湿邪困脾、湿热、痰阻、胃热;一类为病情进展所致证候或兼夹证候:心火亢盛、痰湿蕴肺、风湿阻络、血虚、阳虚、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乳腺癌病机:①忧思郁怒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发展成肝热、瘀血;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酿痰生湿,从而形成脾气虚,痰湿(湿热)困脾等证;病程日久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形成肝肾阴虚或阳虚等症。②饮食不节导致脾失健运,酿痰生湿;进而土壅木郁出现肝气郁滞,肝气郁滞进一步发展形成肝热,瘀血。③待病程日久,损伤肝肾阴阳精血形成肝肾阴虚或阳虚等症。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脾胃互为表里,忧思郁怒则肝脾两伤,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痰热搏结、经络闭塞、阻滞日久而成本病。《外科正宗》曰:“乳岩由于忧思郁结,所愿不遂,肝脾气逆以致经络阻塞结积成核。”乳腺癌的病机以肝气郁滞为基础,痰湿和淤血为形成肿瘤的两大关键因素,所以治疗乳腺癌总以疏肝解郁为基本治疗方法,辨证采用活血化瘀或化痰祛湿的方法,并根据个体化治疗的原则灵活调整药物组成。采用这种治疗方案,将会使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