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2020版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2020版肠癌诊疗方案修订内容
1.化疗期外治法中增加“降逆止呕”内容:
1. 1穴位贴敷法,将姜半夏、砂仁等,共研末密封待用,用时将上药以适量蜂蜜
调成糊状,撒于纱布上,敷贴神阙、上脘、中脘等穴位。
1.2针法:化疗呕吐可针刺内关、足三里、公孙,平补平泻以降胃气止呕。
1. 3穴位注射法:将胃复安注射液注射足三里。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
液10mg,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注射器内排净空气,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
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将药物推入。
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烟台市中医医院(2020版)
结直肠癌是结直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为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中医无“结直肠癌”之病名,其对该病的论述散见于“积聚”、“肠蕈”“脏毒”、“下痢”、“便血”、“锁肛痔”等。中医认为它以正气虚损为内因,邪毒入侵为外因,两者相互影响。本虚标实之病,正虚以脾虚为主, 痰湿瘀毒为标。外感湿邪入侵困脾;饮食不节膏粱厚味易损伤脾胃,滋生痰湿;情志不舒,肝气郁结克伐脾脏;先后天之本亏虚(脾肾虚弱),都可造成痰湿内生,阻碍气机,气滞血瘀,痰湿瘀蕴结肠道,日久化毒,积聚成块阻塞肠道而致病。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部结块是本病的基本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2011年版《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本专科具体情况及优势,制定并实施本专科肠癌中医诊疗方案。
一、临床诊断与分期
(一)临床诊断 本病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中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为“肠癌”,西医诊断为“结直肠恶性肿瘤”,内涵与外延明确,与现代医学诊断相同。
(二)临床分期 结直肠癌分期包括Dukes分期和TNM分期
(三)病理诊断
1、必须符合下列各项之一者,方能确立病理学诊断:
(1)结直肠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者;
(2)行开腹探查、局部穿刺或经结直肠镜活检,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为结直肠癌者;
(3)转移灶活检,组织学表现符合结直肠癌。
2、细胞学诊断
直肠冲洗、肠镜直视下刷取、线网气囊刷取以及病灶处指检涂片法等收集肠道脱落细胞学检查,镜下所见符合肠癌细胞学标准者,诊断可以确立。
大肠癌的诊断多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其中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结果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
二、治疗方案
(一)手术后:治疗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为主,可予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
(二)放疗期:仅适用于直肠癌,健脾则当务之急,处方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大肠癌患者放疗后常致阴虚津亏,阴虚者又多伴气虚,表现为气阴两虚。在治疗上滋阴和健脾的方法常配合应用,中医治拟益气养阴为法。方用:沙参麦冬汤合益胃汤加减。
(三)化疗期间:
1、化疗期间的中医药辅助治疗措施:减低化疗毒性,增加化疗效果,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化疗期为主。
1.1、内治法
⑴扶正护膜汤(党参、白术、白芨、黄芪、女贞子、黄精、仙鹤草、竹茹、陈皮、鸡血藤、玉竹、大枣、白花蛇舌草、神曲、灵芝粉等)、仙芪扶正生血颗粒,整个化疗期间内服以减轻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等化疗毒性;扶正止泻汤(黄芪、白术、山药、西洋参、防风、陈皮、五味子、山茱萸、白芍、甘草、薏苡仁、女贞子、内金、枸杞子),治疗化疗性腹泻,增强免疫力。
⑵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中药治疗
对于既往化疗中出现明显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现象拟行再次化疗的患者或化疗后出现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患者,可以给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中药预防或治疗贫血。常规可以用人参养荣汤、归脾汤、八珍汤等加女贞子、枸杞子、麦冬、仙鹤草、茜草、鸡血藤、黄精等,也可以用科室自拟方仙芪扶正生血方。
目前我院有自制的扶正茶、升白茶、养阴茶、保肝茶、退黄茶等多种茶饮,在确保药效的基础上,精简药方,改善药味,使广大患者普遍能接受中药药茶口服。中药膏方主要用于补虚,改善体质,主要有补虚力强、口服量小、口味良好、耐久贮藏的优点,也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3)化疗期间外感发热:金银花10g 桔梗6g 荆芥6g 防风6g 白芷10g 柴胡10g 黄芩10g 连翘10g 生甘草6g 桑叶10g 菊花10g 石膏30g
(此方案因涉及多项专利,暂不便全部公开,敬请谅解)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