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科室介绍
(一)科室概况
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山东省重点学科。现开放床位44张,年门诊量约2万人次。有国医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中医1名,市级名老中医3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4名。
脾胃病科擅长运用中医与西医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等方法治疗胃肠肝胆胰腺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肠梗阻、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便秘、胃肠癌、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酒精性肝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目前已形成了以病房、专科门诊、中医特色护理及消化内镜四位一体的脾胃病综合学科。其中“平衡疗法”治疗大肠息肉病,已加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组。
脾胃病科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优势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难治性消化病的新疗法,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优势,研制的多种特色制剂,如舒尔颗粒、术芍颗粒、芪苏健胃茶、苓芍桂枝颗粒等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护理团队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化服务,开展中医特色鲜明的辨证脐灸、穴位敷贴、中药灌肠治疗、中药离子导入、隔姜灸、中药泡洗、耳穴压豆等中西医结合消化专科特色疗法,均获得患者的好评。
烟台市中医医院消化内镜室成立于1996年,拥有奥林巴斯290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十二指肠镜、放大胃镜等最先进的内镜附件,能进行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下染色判新胃肠道早期肿瘤、巨大息肉切除、止血、碎石、异物取出、支架植入、贲门失迟缓症肉毒素注射等先进操作技术,多位技术人才进修于北京301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东方所胆外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
特色治疗项目
一、“三部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病”“痞满病”的范畴,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而且有一定的癌变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目前无有效办法治愈,我们充分发挥中医内治与外治结合的优势,采用中药辨证口服+中医特色疗法+中药膳食指导“三部疗法”综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处于行内水平。在中医辨证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外敷,穴位敷贴、针灸等多种疗法优势,针对不同症状、不同证型、不同体质,采用个体化治疗,遵方守法,灵活加减,结合中药膳食、起居精神的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综合调理,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可以彻底治好的。
二、“四部疗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
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上腹疼痛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功能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涉及到免疫、神经递质、胃肠动力、内脏神经高敏性、心理障碍等领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这些病人反复就医,效果较差。脾胃病科采取“四步疗法”:中药内服、中药外敷、经络锻炼、心理疏导等中医综合治疗手段,使临床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有效率达90%,效果明显,治疗方法独特。
三、“中医经络整合疗法”治疗脂肪肝。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节奏的变化,脂肪肝发病率不断升高,已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脂肪肝无特殊有效的方法。“中医经络整合疗法”是把HD肝病治疗仪穴位、经络治疗、中药秘方口服、中药离子导入有机的“整合”为一体,发挥各种疗法优势,对脂肪肝实行“总攻”的高效途径,是国内外首创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抑制脂肪堆积,促进脂肪代谢”为治疗原则,兼顾养肝、护肝、柔肝等保健原则,在临床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并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能有效的缓解慢性乙肝等病毒性肝病的纤维化、肝硬化进展到肝癌的进程,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四、“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因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根治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我们针对活动期以大肠湿热为主,且溃结病灶多为直肠和乙状结肠,辅以中药清热生肌汤局部保留灌肠,中药苦黄水蜜散局部外敷,缓解期以脾胃虚弱为主,以中药健脾固本汤1号、2号、3号,序贯口服干预,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亚专业组
一.大肠息肉病中医药预防与治疗:
目前临床上大便息肉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在发展内镜下行胃肠镜下息肉切除、内镜止血、氩离子电凝等现代医院技术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中医药综合治疗,降低复发、恶变倾向,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
课题:和肝祛浊法对大肠多发息肉切除术后再复发及血浆血管生成素-2的干预研究
1.愈疡散穴位贴敷预防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2.Bupleuri radix prevents the recurrences of resected colonic polyps by affecting angiogenin-2-induced protein kinase B/Akt signaling.
3.Correlations of FUT3 gene polymorphisms with colon polyps
二.中医药治疗肠道炎性疾病:
肠道炎性疾病主要涵盖免疫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白塞氏病(肠型),以及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此类疾病常慢性反复发作,西医治疗抑制异常免疫常面临治疗费用高昂、治疗效果不理想、药物副作用大、停药后易复发等弊端,尤其胃肠道功能紊乱方面西医治疗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脾胃病科再利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发展了脐灸、穴位贴敷、隔物灸、中药封包、中药热庵包、坐灸凳等中医特色治疗,针对不同疾病不同证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获得了患者极高的满意度,我科在本方向的科研研究如下:
课题1.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术芍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应物质及作用机制
课题2.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术芍颗粒通过DAI/RIP/NF-κB通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课题3.悦脾汤对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研究
1.Paeoniflorin Improves Gastric Emptying Delay in Ra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2.Thetherapeutic effect of zerumbone on chronic gastritis via antioxidant mechanisms.
3.Aeffect of procaine combined with ceftriaxone on leptin,CRP,IL-10,and IL-6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4.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5.术芍膏方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36例
6.补中益气汤对化疗性大鼠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及机制探讨
7.悦脾汤对肝脾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与实验研究
8.补中益气汤对化疗性大鼠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及机制探讨
三.消化系统癌前疾病的中医药干预与预防:
消化道早癌在近年已逐渐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常强调“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个家庭”,足见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不仅对消化病学的重要意义,也对患者乃至患者家庭的重要意义。脾胃病科不仅着重中医诊疗的传承和延续,也紧跟世界消化病学的前沿技术发展,积极学习先进学术观点,开展内镜下诊疗技术,并开展大量科研研究:
1.Exploring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Herb Pair"HuangLian-GanJiang"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2.Effects of SOCS3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lon cancer via regulation of HIF-1α
3.Long non-coding RNA HIT000218960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4.lncRNA HIT000218960 enhances resistance to 5-fluorouracil by promoting HMGA2 and activating the AKTmTORP70S6K pathway in gastric cancer cells
5.Exploring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Herb Pair"HuangLian-GanJiang"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6.Identification of Hub Genes Related to Carcinogenesis and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Based on Integrated Bioinformatics
7.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Scutellariae Barbatae Herba for Treat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8.肠道菌群失调与脾虚型结直肠癌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特色治疗图片
中药外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下图
针灸治疗结肠易激综合征:下图
“三一二经络锻炼法”及心理疏导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下图
上一页
无
下一页

特色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