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版
临床医案33
2020.3
齐××,女性,56岁。
初诊:结肠癌术后2周。
患者20天前因腹胀,腹痛,大便排出不畅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肠镜示:结肠腺癌。CT示:肠梗阻,乙状结肠占位,腹膜增厚,后腹膜、肠系膜多发淋巴结肿大,肝左叶结节考虑肠癌肝转移。遂行肠癌姑息性切除术。术后病理:乙状结肠腺癌,侵润至左侧输卵管、阔韧带。肠系膜结节、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均查见癌转移。门诊症见:患者消瘦,面色萎黄,乏力明显,胃纳减退,大便时结时溏,时有腹痛,肝肋下未及,也未及明显腹部肿块。苔薄,舌质稍淡,脉软滑。
处方:党参15g 炒白术10g 茯苓15g 炙黄芪15g
八月札10g 神曲12g 炒谷芽、麦芽各10g
生山楂12g 鳖甲30g藤梨根15g红藤15g
二诊:14帖后,症状都渐减轻。3月后,体重渐增,全身情况明显好转,别无所苦。
其后,仍用上方加减,至今已2年,健在,生活质量良好。
按:结肠癌晚期而不能切除,单用中药效果不佳。除服用中药外,还可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对控制局部癌肿,改善症状有益。最好是把原发灶切除,再应用中药、效果就好得多。根据以上情况,虽然已有多处转移,但原发癌灶已做根治,根据术后表现辨证当以脾虚为主。治亦从健脾论治。所谓“病气大退,正气未复,当补脾”。故用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芪益气健脾,同时以八月札、神曲、炒谷麦芽、生山楂等消导药佐以健脾。考虑到在淋巴结、肝区尚有转移灶,酌用软坚散结之品。用鳖甲、藤梨根、红藤。以上几味软坚散结而不伤正气,对病体无妨。
中药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程漫长,健脾益气外,还要根据病情的变化,当时的症状辨证加减,如上腹不适可适当加入刺猬皮、蒲黄之类,癌肿结节增多可加用红豆杉、泽漆、半枝莲之类。如大便不畅,可以用生大黄、芒硝。有不完全性肠梗阻,除健脾外,还可以四磨饮加减,加用乌药、沉香、大腹皮或摈榔、降香之类,随时根据病人的情况个体化治疗才能维持病情稳定,达到长期生存。